大山里教育的“新”與“舊” | 萬里邊疆教育行 位于中緬邊境的云南省滄源佤族自治縣是典型的民族“直過區”。新中國成立后,這里由原始社會末期一躍千年,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 一個月前,我們深入這塊秘境之城,感受滄源對教育前沿的探索和對民族文化...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本刊所屬的中國教育報刊社于今年6月初啟動“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萬里邊疆教育行”(以下簡稱“邊疆行”) 大型融媒體報道活動,分9路出發,深入全國9個陸上邊疆省份:遼寧、吉林、黑龍...
家國命運的見證 | 萬里邊疆教育行 在中國人的文化里,“70”是個很重要的數字。今年正值新中國成立70周年,第一次以記者這個職業身份迎接國之大慶,我對能夠參與其中懷著很強烈的期待。 邊疆行9個選點,我最感興趣的就是延邊。不得不承認,這...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本刊所屬的中國教育報刊社于今年6月初啟動“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萬里邊疆教育行”(以下簡稱“邊疆行”) 大型融媒體報道活動,分9路出發,深入全國9個陸上邊疆省份:遼寧、吉林、黑龍...
在邊疆遇見“美” | 萬里邊疆教育行 從呼倫貝爾回來已有月余,應《中國民族教育》雜志之約,寫寫此次邊疆行的感悟,寫寫那些沒有寫進正式報道中的故事和感悟。 談到呼倫貝爾,人們首先想到的是遼闊的大草原,是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場景。然而,此次...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本刊所屬的中國教育報刊社于今年6月初啟動“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萬里邊疆教育行”(以下簡稱“邊疆行”) 大型融媒體報道活動,分9路出發,深入全國9個陸上邊疆省份:遼寧、吉林、黑龍...
?找北,找到最北 | 萬里邊疆教育行 今年暑期,我有幸加入中國教育報刊社“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 萬里邊疆教育行”融媒體報道組,和同事們一起前往祖國的最北極——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漠河市。本文所談到的所有內容,基于我在當地的所見、所聞、所思...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本刊所屬的中國教育報刊社于今年6月初啟動“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萬里邊疆教育行”(以下簡稱“邊疆行”) 大型融媒體報道活動,分9路出發,深入全國9個陸上邊疆省份:遼寧、吉林、黑龍...
他們,守望在大漠之邊 | 萬里邊疆教育行 496號界碑以北是鄰國——蒙古,界碑以南,是我國甘肅省唯一的邊防重鎮——肅北縣馬鬃山鎮。 馬鬃山一帶,人稱“黑戈壁”。戈壁表面的礫石呈深黑色,雄渾蒼莽。這里的天是藍的,山是黑的,草是黃的,除了藍黑...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本刊所屬的中國教育報刊社于今年6月初啟動“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萬里邊疆教育行”(以下簡稱“邊疆行”) 大型融媒體報道活動,分9路出發,深入全國9個陸上邊疆省份:遼寧、吉林、黑龍...
西行漫記 | 萬里邊疆教育行 湛藍的天空,潔白肅穆的雪山,莊嚴的界碑和國門,強烈的紫外線,高海拔帶來的眩暈感及艱難呼吸,帶著異域風情的褐色大眼睛,熱情奔放的笑容,“花兒為什么這樣紅”的洗腦旋律……回憶起3個月前的新疆采訪,紛繁的...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本刊所屬的中國教育報刊社于今年6月初啟動“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萬里邊疆教育行”(以下簡稱“邊疆行”) 大型融媒體報道活動,分9路出發,深入全國9個陸上邊疆省份:遼寧、吉林、黑龍...
?英雄熱土上的教育記憶 | 萬里邊疆教育行 中朝兩國是一衣帶水的鄰邦。這句話我從前只在教科書、媒體及國家領導人的發言中看到或聽到過,但從未親身感知過。恰逢此次“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 萬里邊疆教育行”大型融媒體報道的安排,我們終于有機會來到中朝...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本刊所屬的中國教育報刊社于今年6月初啟動“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萬里邊疆教育行”(以下簡稱“邊疆行”) 大型融媒體報道活動,分9路出發,深入全國9個陸上邊疆省份:遼寧、吉林、黑龍...
教師與路 | 萬里邊疆教育行 三年里三次進藏,今年六月的這次邊疆行,最為驚險。 開頭就是下馬威。報道小分隊第一站的目的地是墨脫縣。大家在林芝機場集結后,先與將要陪伴我們半個月的當地司機致謝寒暄。司機深諳欲抑先揚之道,一定保證...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本刊所屬的中國教育報刊社于今年6月初啟動“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萬里邊疆教育行”(以下簡稱“邊疆行”) 大型融媒體報道活動,分9路出發,深入全國9個陸上邊疆省份:遼寧、吉林、黑龍...
在行走中讀懂這片土地 | 萬里邊疆教育行 中國教育報刊社“邊疆行”廣西報道組合影。趙秀紅 供圖 伸出我的腳,腳面比往年格外“黑白分明”,黑是裸露的腳面,白是被涼鞋帶子蓋住的地方,這是今年六月“邊疆行”采訪去廣西一周留下的印記。由于對祖國...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本刊所屬的中國教育報刊社于今年6月初啟動“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萬里邊疆教育行”(以下簡稱“邊疆行”) 大型融媒體報道活動,分9路出發,深入全國9個陸上邊疆省份:遼寧、吉林、黑龍...
壯族“三月三” 河池職教大打“民族文化牌”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曾嚴 霍江華 實習生 陳玲)農歷“三月三”是壯族人民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每年的這一天,廣西各地都會以各種方式慶祝這一節日。今年的農歷“三月三”,廣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和河池市職業教育中心...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家訪團來到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瓊博樂鄉對2015級教育學專業扎米熱木·海那吉丁家進行家訪。錢兵 攝 2019年9月27日,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
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學校是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重要陣地。學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是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民族團結宣傳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新中國...
課堂變革是學校改革的攻堅戰,是課程改革的深水區。課堂不改,學校的一切變革都將受其制約。課堂變革的核心目標之一,就是“實現學為中心,讓學習在課堂上真正發生”。 讓學習在課...
摘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偉大實踐中,要全面推進鄉村教育振興,為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奠定基礎和鋪平道路。因此,要重視學前教育,為鄉村未來育苗;凸...
摘要:民族地區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還存在思想障礙。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確立國家認同的文化基礎,要破除思想障礙,充分認識各民族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重要性。“漢語”不僅是漢...
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黨和政府歷來高度重視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民族團結教育工作。搞好民族團結教育的基礎,在各級各類學校教育,關鍵在教師,尤其是教師民族團結教育意識的增強...
隨著教育部發布關于《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則(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公告,教育懲戒權再次走進公眾視野,成了熱議話題。教師應該如何正確使用教育懲戒權,以達到促進學生健...
摘要:對青海兩所學校少數民族教師異地跟崗培訓滿意度的實證調查和比較分析表明,目前青海藏區少數民族教師異地跟崗培訓面臨文化困境、內容困境、組織困境和成效困境。建議提升少數民族...
中國傳統文化重血緣傳承及宗法制度,由此也附生了相應的姓氏文化,從歷代修家譜到立碑建墓就能印證這一點。 姓氏稱謂包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從一個姓氏中可以窺探到一個家庭、...
摘要:《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在義務教育階段開設英語課程對青少年的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英語課程應成為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構建知識、發展技能、拓展視野...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email protected]2019 www.rspxqd.tw All Rights Reserved.